隔离十日,一日三餐,一共三十餐,这是第一次以餐数计日。
早上7点半敲门声如约而至:“您的早餐到了!”;中午12点半,“您的午餐到了!”;傍晚6点半,“您的晚餐到了!”,三餐从不迟到,上一次这么有规律地吃饭,还是在学校里。早餐固定有牛奶和小米粥,搭配茶叶蛋、香肠、米糕等;午餐和晚餐固定有四菜一汤,红烧牛肉、青椒炒肉丝、糖醋排骨、黄豆焖蹄花、盐水鸭胗等不重样地轮番上阵。在这位于中国南方的隔离中心厨房里,大厨们煎、炒、烹、炸,变着花样做出一道道地方佳肴。众口纵然难调,但总有两三道合口味的好菜,下香喷喷的米饭,最后再喝碗热汤。颇有些凉意的金秋十月里,身心从内到外都是柔软温暖的。
工作后的生活,每天时间安排绕不开上班、午休、下班,吃饭也将就这三个时间点,忙起来不定时吃饭或直接跳过都是常有的,到周末又“报复性”地胡吃海喝,毫无规律可言。但在隔离中心,到点吃饭就是每日的固定节目,没什么比这更令人期待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