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经济还在复苏中,大半年来,行色匆匆的我发现地铁站过道里多了几个流动小摊,有卖纸巾的,有卖手工艺品的,还有卖唱的……然而,路过次数多了,过道口那把有些沙哑和磁性的声音,却让我想一睹其容,因为他会深情演绎不同英语老歌,那些曲调有时甚至还会触动你心里最柔软的部分……我开始远远打量——

那歌者黝黑而清瘦,有点岁数的模样,专注弹琴,埋头演唱,有时高亢,有时委婉……虽然我每次只听到一小段,却觉得他的歌声打动过自己,应该投点钱给他,因为他自食其力,因为他在这个充满焦虑的时代为人们带来些许释怀……于是,每次想:下次经过时一定要准备好零钱。然而,每次经过总因为各种原因,从来没有准备好零钱,但要我停下步伐,翻包给钱,总好像有些尴尬,怕成为焦点。渐渐地这些过道里的人、事、物,在我眼里就像是固有的场景,变得理所当然。

那天,两个穿着校裙的中学生走在我前面,转到地铁站通道口,突然,一个女生停留在那个卖唱的人面前,投了点钱,转身与她的同伴继续前行。那个举动大概只有几秒,几乎没有人注视她,除了我。我内心震动了,我想做的事,那个女孩轻而易举地做到了,难道停留几秒给钱,真的很难吗?曾几何时,向人表达善意,行善举,变得要反复挣扎?只因为我们在乎别人的目光,而不再遵从自己的内心。那天,我终于驻步停留,给了那个歌者一份长久以来的善意和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