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不喜欢让时间留白的人,过去经常让自己非常忙碌,即便不是忙于私,也乐意忙于工,单纯地要把自己的时间填得满满的,以为这样就叫充实。
现在心态不同,生命短促,学会看清也看开了很多事情,即便仍习惯于忙碌,但开始有选择性;两大关键考量是要忙得开心,忙得有意义,而不只是忙得很盲。所以今年参与了不少活动,从办展出,到参加演出,不仅是当成调冶身心的有益活动,更希望能带给观赏者一些心灵上的满足,不论是通过歌曲,还是透过文字,那是一种分享的乐趣。
上个星期与陈洁仪、李迪文、洪劭轩、郭美美等歌手在滨海艺术中心,同台参演一场名为“Making More Moments Matter增·时”的慈善演唱会,是我第一个与慈善挂钩的活动,为托福园(Dover Park Hospice)的临终病人筹款,希望通过音乐传播爱的信息。
无论是幸福、悲伤或爱的时刻,每个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或与亲人相处的时刻,应该都有一首能在岁月中产生共鸣的歌。通过这场演唱会,我们一班歌手希望能为托福园筹集100万元。这些资金将为托福园的重症晚期疾病病友,在他们生命的最后阶段,为他们在住院、居家疗护和日间护理这三项服务中,提供舒适、缓解症状的慈怀疗护,并给病友家人提供支持。
我不清楚慈善演唱会最终筹得多少款项,但不论多少,不论有没有达标,参与的每个人都从这过程中得到许多启发,尤其是对“增时”这两个字的含意有更深切的体会。参与的歌手当中,一些已经历或正经历与家中年迈长辈相处时间越来越少的遗憾,都在学习如何调整生活习惯和重心,一个最重要的生活轻重调动,就是重新定义生活意义,如何花更多时间在自己和家人身上,特别是增加生活的优质时光。
演唱会名称中“增时”这两个字,特别让人深思。人生的长短或许早就注定,一直都是一边是起点一边是终点的一条线,只是在不同时间点分配有别,但不论这条线的长短,关键是这条线的质地要好,那生活就有意义。
对我来说,增时就是增加优质时光,而所谓优质,对不同人而言也有不一样的内容。一些人的优质生活由物质的多少来决定;一些人以吃得好不好贵不贵来定义生活素质;一些人以看世界来增加生活的优质时光;一些人讲究的是没有纷扰的平和内心世界;一些人什么都不必有,只要有亲人和友人的陪伴,那就是最值得最有意义的增时。
这次的演出我更有参与感,因为早在疫情前就已经与筹款委员会联席主席苏慧贤医生(Dr Karen Soh),以及其他几位医生在聚会上谈起该如何策划筹办这场慈善演唱会,作为一个牵线人物,我很庆幸从一开始就参与了那么有意义的活动,也增加了自己的优质时光。
准备曲目之时,我犹豫应该演唱什么歌曲比较适合。除了自己创作的《我等到花儿也谢了》,也决定选唱刘家昌的经典作品《我家在那里》,因为家是我们和家人共度优质时光最好最贴切的地方,也但愿出席的善长仁翁,都能感受到临终病人渴望与亲人在家“增时”共聚的心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