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曦娜:南大创作社二三事

骆明的文学回忆录《一身云烟——我走过的文学道路》说了当年创办南大创作社及出版《夏天的街》等文学丛刊的经过。(作者提供)
骆明的文学回忆录《一身云烟——我走过的文学道路》说了当年创办南大创作社及出版《夏天的街》等文学丛刊的经过。(作者提供)

字体大小:

凌叔华原本有意将自己办画展筹得的款项资助创作社出版,但最后不了了之。创作社之所以一创社即获各方名家支持,则因为社员一再以诚意,亲自登门向作家们约稿。

文坛前辈骆明近日出版文学回忆录《一身云烟——我走过的文学道路》,细说自己这一生在文学路上留下的足迹。书中开篇不久即回首1950年代末,他跟六位文学同道,包括汀上红、汀上白等人在南大就读期间,如何携手共创文学社——创作社,并以创作社之名,在1957年即开始筹办一系列文学刊物。

南大创作社及其出版的丛刊《夏天的街》《现阶段的马华文学运动》《论马华文艺的独特性》及《十五年来的马华诗歌》,这些年时有所闻,尤其由小说家及文艺评论家赵戎以“以多”笔名写的文学评论《现阶段的马华文学运动》及《论马华文艺的独特性》,不但在当时备受关注,经过一甲子岁月沉淀,今日已成历史文献,历来被不少学者在不同学术论文中引述。

南洋大学创作社和南大一样,虽已走进历史,但从未成为云烟。可过去读过的有关创作社的学术报告,大多从当年在南大中文系执教的凌叔华说起,读着《一身云烟》,看社员现身说法,忆及当年的创社历程及出版经过,感觉还真不一样。尤其看到骆明提起,在“空有一股热忱,没有人手,没有经验”的情况下,出版经费还是由创作社成员自掏腰包,每人先掏出50元,六人共得300元,然后找“那印刷费最低的印刷馆承印”,先付定金,以便让印刷馆能付梓出版,卖了书再结清账目。

必须一提的是,创作社出版的丛刊与一般校园刊物不同,不但对外公开邀稿,且作者群大多为当时声名显赫的作家、学者,如柳北岸、李廷辉、韦晕、赵戎、苗秀、方北方、钟祺、威北华、于沫我,以及当年的文坛新秀如谢克(桑守桑)、苗芒、周粲等等,《夏天的街》书名即取自书中威北华的同名散文。

创作社首本刊物《夏天的街》编选了小说、散文、诗歌及文艺评论等20余篇作品,问世后口碑甚佳,获得名家如连士升在其专栏中加以肯定。但《一身云烟》也隐约提到,《夏天的街》引发了一场文学论战,“而且是来势凶凶,助攻的人也不少。”而我知道,前辈所指那场耗时颇长的笔战史称“史康论争”,在当年确实引起广泛瞩目,引爆点为书中所收史忱谈论马华文艺发展的《马华文学底道路》。

骆明前辈为南洋大学首届中文系毕业生,那天读了他的回忆录,再次勾起心中好奇,特地致电前辈,想厘清多年来对于创作社的一些疑问,例如为何创作社一开始即大开门户,广邀名家执笔,过去也有学者提出,以大学生的人脉,能邀得名家供稿,想必凌叔华发挥了影响力。

但骆明说道,创作社的确是在五四女作家凌叔华建议下成立,凌叔华原本有意将自己办画展筹得的款项资助创作社出版,但最后不了了之。创作社之所以一创社即获各方名家支持,则完全因为社员一再以诚意,亲自登门向作家们约稿。

骆明回忆道,那段日子,他们经常从裕廊路云南园下坡,按地址拜访作家们,有几次到了牛车水豆腐街苗秀的寓所,另外如赵戎住在裕廊十三条石一带,他们常步行一二公里的路程,从大路走进巷子里赵戎的住家。由于创作社初创时,有感于当时的报章用了不少转载自外地的文章,他们因而立下编辑方针,决定出版一本具马华文学特色,又“有好稿件”的高水准文学刊物,于是不惜耗时费力,三顾茅庐,拜访名家及约稿。至于远在马来亚的名家,如韦晕、方北方等则特地写信邀约。

这时想起《一身云烟》所提,“来势凶凶”的“史康论争”,于是直接问前辈,笔战中《马华文艺的道路》的作者史忱究竟是谁?对史忱发动攻势的康白扬又是哪一位?较感意外的是,前辈说,史忱其实为赵戎另一笔名。当年以写杂文为主的康白扬,一度活跃于五六十年代的马华文坛,其引起战火的《理论与实际》则发表在方修主编的《星洲日报》文艺版。

对于那次的文学论战,骆明在回忆录里说了,“我们检讨的结果,是我们在邀请名家时遗漏了名作家。会发生那样的事件,实在是我们的无知。如果是今天,绝对不会有这种事再发生。”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