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蔡梦香”的活动,不只在新马两地获得抛砖引玉的效果,也终于让我在长堤两岸见到了蔡老甚为稀罕的书画作品。另外,通过潮州韩山师范学院文学院刘文菊教授的牵引,我们也联系上他在潮州的孙女蔡璇铿,且在10月27日上午,通过Zoom线上会议,首次召开了“纪念蔡梦香逝世五十周年”筹备会议,决定在今年冬至前夕,由潮州会馆主持上墓献花祭拜,并在南方大学艺术馆办场诗书活动,联线潮州,中外同步缅怀这位饶宗颐的启蒙恩师。
10月初,我独自去新山郊外的墓园寻找传闻中那座造型独特的“蔡梦香之墓”时,照顾墓山花草的一位老太太回应我对蔡老坟墓的形容,说:“你是来找那个‘教授’的坟吧!?这些年怎么没人来了?以前有家公司托人照顾的。”
蔡梦香的墓,其实不难找,因为其造型独特,简单的几何造型在“芸芸众墓”中鹤立鸡群,老远便能看见:一块逾米正方形立体基座上,竖立一柱逾六尺的指天尖匾,正面浮雕着他自撰的“蔡梦香之墓”五个字,笔触行中带草,潇洒飘逸。基座正面是汉学大师饶宗颐“拜撰”的墓志铭,两侧则为蔡澜的父亲蔡文玄(诗人柳北岸)抄写的蔡老诗句,尤其是右侧这首诗,应是蔡梦香浪迹天涯的自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