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某个晚餐,我在饭桌上喂大宝时,他突然歪着脑袋问:“妈妈开心吗?”我愣了一下,想都没想就回答:“你好好吃饭,妈妈就开心。”说完把勺子递到他嘴边。乖乖吃下去后他又问:“妈妈开心吗?”我满意地笑着点了点头说:“开心。”没想到他还会“呵呵”地眯着眼,干笑两声,以此表示妈妈开心他也开心,让人觉得又好笑又很不解。
感动之余,我也意识到自己刚才的回复有点不妥——妈妈的开心是有条件的。于是,我也反问他:“你开心吗?”他的答复又再次让我感到意外:“不开心。”我急忙问为什么。他有点躲避我的眼神,看向别处低着头说:“因为要吃饭。”这样的回答是我始料不及的,又犹如一个警钟回荡在我脑海中。
大宝的饮食习惯一直是我和先生较头疼的。在吃饭这件事上,我们的底线是不能边看手机/电视边吃,也不能边吃边玩玩具(除非是与食物有关),更不能追着喂。为了让不爱吃的他能够多吃一些,我们几乎使出了洪荒之力:从制作卡通饭盒到购买有趣的餐具;从好言相劝到横眉怒目;即使狠心饿一顿也没见他胃口大开;有时喂他一顿能消耗我半天的精力;他每吃一口我都会暗暗松一口气。后来上了学,他独立吃饭的习惯有所改善,可是食量还是看心情而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