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制作贺岁电影,为香港和各地华人带来节日欢乐,一转眼已经数十年,剧种内容多以家庭喜剧为主,让观众看得开心,新年有个喜悦的开始。近年疫情之故,贺岁片曾经暂停,兔年回归,其中一片《毒舌大状》题材套路破局破格,同时碰上观众口味也起了变化,有谁料到夸大了沉重口味的法庭片,在兔年新春喜庆节日逆转了半世纪以欢乐为主线的贺岁片种,再次证明变才是永恒。
两小时半的剧情,漏洞犯驳的细节不少,但剧本巧妙铺排情绪宣泄点更多,150分钟过山车的感受落差,各路影评统称为大快人心片种,入场人次距离打破港片票房过亿港元的历史纪录,指日可待,已无悬念。
其实大快人心的影片也会因地方社会文化不一,受落情度各异,此片新加坡票房过不了港币百万,马来西亚观众投入感稍高,票房近500万港币(约85万新币),反观香港票房大幅度超越,已迫近一亿元港币,可见夸大了的法庭冤案在不同地方引起的共鸣度、投入感,可以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只要深究解读各地社会状况后,不难找到个中因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