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在这小凳子小桌子的幼儿园里生活,即便是轻如鸿毛的沙尘小事,也会随时演变成天降陨星,震天撼地。
“老师,是我坐的位子。”
“老师,是我拿的玩具。”
“老师,是我看的书。”
看似在述说专属物件,实际是在报告有人动了他的地盘。
上午喜滋滋地从包里掏出变形金刚的贴纸与友人分享,下午却因为友人在他面前抽走一张轻飘飘的纸巾而嚎啕大哭,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委屈道:“他抢走了所有……”
编剧都不敢想象的情节,却在这小人国里天天上演。
我总算见识了呼天抢地的情景,那简直堪比六月飞霜。
比起在课堂教学,我更喜欢带孩子们到户外做活动。
我特别喜欢看孩子们穿鞋子的表情,那些吵耳的哭闹声在他们抓起小鞋那一刻全都烟消云散。你会看见一张张幸福和满足的模样,还有那一双双发光发亮写满期待的眼神。
在户外,孩子们像一夜长大,变了个人似的。
他们不会因为恰好飞过的蝴蝶而将它占为己有,不会因无意落下的树叶而紧抓不放,不会看着一动也不动的蜗牛而勉强要它让路,更不会留恋于那些游乐设施而不愿离去。
他们好像知道,外面的世界从来不属于任何人。
有次,带着孩子们浩浩荡荡地出发,结果没多久,天边转阴,乌云得狂风助力,瞬间到了头顶,看似一场大雨将至。
我火急火燎地唤着孩子们聚集,道:“快下雨了,我们得赶快回学校啦!”
人群中跳出一个小身板,她拈着一片枯叶屁颠屁颠向我走近。
三岁的她用不流利的华语加上肢体语言告诉我,这是伞,放在头顶能为我遮风挡雨。
我接过枯叶后,见她嘴角上扬,似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
她还不忘叮嘱我:慢慢走,别着急。
雨未落,心已化。
她及时提醒我别急着躲雨,我却忘了要她别急着长大。
我问她,给了我,那你呢?
她指着前方:“还(会)有的。”
我看着空空如也的长廊,告诉她什么都没有啊!
她抬头看了看天空说:“也没雨啊!”
我看她的空,她何尝不也见我的无?
我受教了,来自三岁的智慧。
在孩子的国度,事无大小之分,只不过是我复杂的视角,看不清孩子纯粹的眼界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