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以自己的方式纪念着思明堂。年龄只是个数字,有的人生而不同,或许他生来是要挑战世俗的观念。

今年要出版的一本新书是关于林氏大宗祠九龙堂,花了三年的时间研究写作。全书共七章,最后一章是关于林萃龙、汉河家族,虽然林汉河爵士在本地曾声名显赫,却很难找到有关其家族的历史图片。图文并茂是我出书的基本要求,只好将眼光转向槟城。林汉河的哥哥萃龙是槟城闻人与儿科圣手,林萃龙医生路便是以他命名的,其长子敦林苍祐医生被视为“槟城发展之父”,有一条主干道以他命名,两条道路交汇于乔治市中心。后来发现林萃龙幼子拿督斯里林苍吉是久仰大名的先锋建筑师,新加坡建筑教育的奠基人,槟城地标光大大厦(Komtar Tower)是其作品之一。决定趁着期中短假去槟城考察石雕,顺便拍些有关林萃龙家族的照片做新书插图。

临行前与学友启健聊起槟城,得以结识黄木锦建筑师。与这位毕业于台湾成功大学,专攻建筑古迹保育的建筑师有着许多共同语言,从惠安石雕谈到祖先牌位,提起林萃龙家族,他说与林苍吉熟识,可以协助安排访谈。面对跃跃欲试的我,两位学友欲言又止地说,拿督斯里林苍吉是否愿意接受访谈,以及访谈是否成功,全看他的心情。立刻将有关其家族的英文文稿发送过去,很快得到他的回复,让我尽快前往槟城,因他即将前往印度出席国际会议,一瞬间有些错愕,出生于1930年的他可是93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