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熄下怒火最吉祥…”

星云大师说:分享故事:两位修行人,因为细微的法义之争而吵架,彼此还发誓不再见面。每逢到了有宗教聚会时,双方都会先问对方有没有参加,如果一方参加了,另一方就不去。

有人要劝和,就说了:“我们都是修行人,目标就是有一天能到极乐世界去,怎么现在就要分个有你没有他的地步,吵个不休呢?”可其中一位修行人说:如果他那样的人也能到天堂,那还是什么天堂啊?他都去了我还想去吗?”双方怨恨竟到了如此程度。

日子一天天过去,其中一位修行人在临终前悔悟,他留下遗言:“我一生最大的遗憾是与某修行人为了宗教的观点之争,吵了一辈子架,并且从此不相往来。我死之后,希望他能够原谅我,来参加我的葬礼。

看到对方的遗言后,另一名修行人大哭了起来,说:“我怎么跟他吵到死为止呢?还是他先原谅了我,他真是成佛了,而我却仍是那个丢不下怨恨心的鬼啊!”

柔软

当嗔恨心生起,我们往往忘记自己的修养,也不顾自己的风度,这也是嗔恨心可怕之处,一发不可收拾,任何人都难幸免于祸患。古德云:“向前三步想一想,退后三步思一思,嗔心起时要思量,熄下怒火最吉祥。”如果想要消灭内心嗔恨的火焰,就要懂得忏悔,懂得用慈悲的法水让它柔软,否则只有让嗔恨之火烧身,让嗔恨之气压榨。

我们如何让嗔恨心柔软?如果能把恨得很深的人当成恩人看待,就把他看成是助我们逆水行舟的那个人,那么,慢慢地,我们就会明白,和我们不和的人,就是来度我们的,我们就是要从中学习。

这是一个极不容易的心理过程,但是我们要练习,不练习就没有智慧,也没有慈悲。其实,换个角度想,人的一生,多多少少总会遇到自己厌恶的人和事,如果我们从来没有遇过,总是一帆风顺地走过人生,还真是因缘殊胜的人了。

接轨

我们应该对外境“转怀恨为感恩”,觉得他们都对我们太好了;对自己则要转爱为恨,所谓恨铁不成钢,恨器不成材。我们一面怨恨自己,一面还要加油,要精进,要努力,最后化怨恨为喜悦。想想,世界何其大,我们应该到处与人为善,到处广结善缘;只要自己善事做得多,善缘结得广,自然到处受人欢迎,自然到处能皆大欢喜,这样的人生何其美好!因此,何不走出恨的框框,敞开心胸与世界接轨,如此人生,岂不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