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帼英:讲自己的故事

订户
赠阅文章
订户专享 赠阅文章

早报新添“赠阅文章”功能!凡早报VIP会员,每月可赠阅 5 篇订户专享文章。

了解更多

字体大小:

“希望经过今天的导览,你们会认识肉骨茶以外的巴生。”负责带我们的导游周鸿辉说。我点点头,嘴角还留着刚吃完的巴生肉骨茶浓郁的药材余香。

阿辉是土生土长的巴生人,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组织“巴生历史户外学堂”的中文社区导览与文创活动。他接着给我们讲解巴生地名的由来,咖啡种植园的前身往事,带我们看巴生的乌鸦壁画,逛小印度,看英殖民建筑风格和逐渐消失的行业。短短两小时的导览,丰富了我们对巴生的想象。如果说巴生是一碗肉骨茶,我们过去只注意到它浑浊黑褐的汤色,现在却开始看见汤头里各式猪骨猪肠和药材香料等丰富食材。

这次短暂游玩马来西亚雪兰莪州几个城镇,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像阿辉这些努力为家乡搜集与传承故事的人。同样在雪兰莪州的仁嘉隆有个洪顺明,退休后回到老乡装修老木板房办“老厝”民宿和社区活动,让更多人认识新村的历史和仁嘉隆的风土民情。

订阅登录,以继续阅读全文!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