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绍南虽逝世超过半个世纪,其霜月虫音斋之珍贵藏书历久弥新,藏在图书馆里,恰如絮絮虫声,连绵不断。
文友们相聚,大家经常会提起,不知如何安置家中收藏多年的书籍,说到底,都为藏书的去处而无奈。
1963年11月17日,《南洋商报》有则新闻,标题很长,几乎把新闻内容都标示出来:“中国文史目录学专家许绍南先生逝世全部藏书计达数万卷遗志赠予新加坡大学”。
看了报纸,恍若有悟,在那个年代,原来书本有价,捐赠藏书是件大事,可以是报章乐于宣扬的社会新闻。
请订阅或登录,以继续阅读全文!
张曦娜
《新加坡国立大学图书馆中文古籍目录》收了不少霜月虫音斋藏书。(互联网)
周作人辛卯(1951年)冬日写旧作《往昔三十首》之一赠许绍南。(互联网)
字体大小:
许绍南虽逝世超过半个世纪,其霜月虫音斋之珍贵藏书历久弥新,藏在图书馆里,恰如絮絮虫声,连绵不断。
文友们相聚,大家经常会提起,不知如何安置家中收藏多年的书籍,说到底,都为藏书的去处而无奈。
1963年11月17日,《南洋商报》有则新闻,标题很长,几乎把新闻内容都标示出来:“中国文史目录学专家许绍南先生逝世全部藏书计达数万卷遗志赠予新加坡大学”。
看了报纸,恍若有悟,在那个年代,原来书本有价,捐赠藏书是件大事,可以是报章乐于宣扬的社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