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完成一篇学术专文?”有人问我。若仅仅以完成作业的心态来处理,那就依循学术载体的框架,符合基本元素的要求如格式、有论证、参考资料就行了。至于研究的论点有没有层次,语言有没有魅力,就很考作者的功力了。

这也是我尝试与学生剖析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道理。都是老掉了牙的比喻啦——以锲而不舍的步伐,走一段漫长集腋成裘的旅程。到了某一个关键时刻,就自然而然地懂得厚积薄发。这古人的道理,最难的地方就在从“十年功” 化成 “一分钟”的浑然天成。

功力既基础,所涉及的范围颇广。就以刚接触学术研究的学生而言,一般上有读书量不足的问题。阅读习惯好比一扇窗,若长期关闭,除了室内的空气混浊不流通之外,人也必然会郁闷自闭,对生理与心理都有害。长期多方阅读,等于开了该开的窗,让自己去欣赏重峦叠嶂,也眺望一马平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