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智慧穿进内心…”
星云大师说:分享信息:在中国,有一家成立于2017年的二手书交易平台————多抓鱼,旨在促进年轻爱买书的消费者,养成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该平台采用C2B2C(指互联网经济的商业模式)从消费者手中回收二手书,重新修复和包装,再转售给其他消费者,提供一种新颖的购书体验。平台也通过活动、频繁更新推荐书单和论坛等方式,在线上线下用户和社区运营方面下足了功夫。
这不失为一种让书再循环使用的方法,目的也是希望大家能多买书看书。
钻石
我(指星云大师)读书,也写书让人读。佛光山的创建,其实与阅读有着莫大的关联。五十多年前初始开山,《玉琳国师》、《释迦牟尼佛传》、《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星云大师的作品)等书出版,因为有广大群众购阅,稿酬所得才让我能够买下土地、筑建殿堂。当时为了充实几座图书馆的馆藏,我宁愿少吃一顿饭、少做一件衣、少乘一趟车,也要省下钱来买书;而原本是我的路上书、云间书、床头书、衣袋书,也都成了图书馆里的藏书。我读的书,弟子们接着读,这种感情的绵延,透过书册来流转,我觉得是最美的交会。
这样的交会,就像映照的光。《金刚经》的金刚两字,意即钻石,象征晶莹剔透、纯净无比的内在自性。钻石由于完美无瑕的原子结构,是自然物中最清澈透明的物质,然而,它刚被开采出来时却包覆着灰色的外层,必须经由匠人的细密磨砺、精准切割,才能绽放内在的华光,璀璨闪耀。
人能读书,就像匠人切磨钻石,每一部书都是一具切割轮,磨除晦暗表层,让智慧穿进内心,折射出美丽光芒。
华光
一本本书,为人生打磨出一个个亮面,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人肚子里有书就有了华光。我们必须让自己成为发光体,才能与世界的灿亮接壤。
我们看古今中外一个国家有多大的力量,就看他们读书的风气。中国古代自从文武、周公、孔子提倡学术、诗书、礼乐以后,改变了社会的风气;甚至唐诗、宋词、元曲、明清的小说,都为中国社会提倡文化建国的伟大力量。
我们举看历史上的朝代,从唐宋以后,出版物兴起,尤以清朝乾隆敕编的《四库全书》;佛教多种的藏经,特别是乾隆年间刊刻的《龙藏》,浩浩荡荡涌现到社会民间,成为现存年代最久、保存最完好的历代宫廷御刻的藏文大藏经。
读书,可以改变气质,可以树立形象,藉由读书可以认识自己,增广知识与见解,使人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人不读书,不仅肤浅无知,全身充满俗气,活着像行尸走肉一般,又好像吃饭没有菜肴一样无味。
美国一位老翁在98岁时还背起书包上小学,一偿读书宿愿,这个令人感动的故事,让我想起高希均教授(台湾远见·天下文化事业群董事长)的一句至理名言:“人生的终点,不是死亡,而是与好书绝缘的那一刻;人生的起点,不是诞生,而是与好书结缘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