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写到香港房地产的周期及总结第一条原则,这篇继续。

简单来说一个周期是20年,就拿七运这个周期来看,20年是从1984年的立春算起到2004年立春前,由于香港在当时面对1997的回归问题,故六运末的房地产价格是大幅下降,加上港币在1983年大贬值,在那年的10月份把港币和美元挂钩,实行联系汇率制度,货币市场算是稳定了,房地产价格在1984年11月后因中英联合声明的签署也相对稳定下来,接着房地产价格便是一路稳健上升到1989年年中迎来第一次短暂调整,以及1992年因房地产市场过热港英政府推出调控政策如七成按揭贷款等而导致第二次价格调整,然后便是一路凯歌高奏到1997年的香港回归祖国日,之后便因高处不胜寒而连续下调差不多七年到2003年年中。

这个20年可以分为三部份,前七年房地产价格稳健上升,中间也许会有小调整,中间六年则是加足马力的上升到达高峰,最后七年则是稳步下调。在七运末期香港社会出现了一个新的金融名词,负资产,也就是说房子的市价比按揭贷款的余额还低,资不抵债!我还记得当时有超过12万宗负资产案例。据说在有负资产年代如果女孩子带着男朋友回家吃饭,她妈会很着急地问有没有房地产,如有她妈会很小心地劝告女儿要小心小心再小心。当然今时今日有房地产是个正面因素,得加分,与2004年相比的负面因素,天渊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