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紫琼在好莱坞奥斯卡金像奖为亚洲人争光,夺得影后殊荣,是否实至名归,不同群组各有异见。电影通过元宇宙理念,以超现实手法透视东方伦理关系,影像内容节奏快速如电玩,转数急,一时之间难以诮化。片子译名在三个华人地区各自精彩,反映对内容解读落差颇大。片子获得最佳电影,年纪相若的友人,却一面倒的不以为然,更多是不认同的批评,其中不乏在影院观看途中,纷纷忍无可忍,无前例的途中离场,满脑子疑团,怨声载道,十分有趣。有些在串流平台上观看,倒带数次,仍然丈八金刚,摸不着头脑,最后气愤作罢。多个饭局中只要有人提到这出电影,众人群起攻之,为免被误会自我标榜众人皆醉我独醒之嫌,唯有噤声不语。其实我思维频率,刚巧与电影题材和跳线抽离式表达方法产生联系,虽然并非明白所有细节,却是心领神会,于我心有戚戚焉而已。
时势所趋,最近花了不少时间跟进在元宇宙的种种,渴求了解虚拟实况交错的发展,以便能够与未来世界秩序接轨,不致晚年被遗忘,怎料因此误打误撞,竟然无缝融入电影主轴布局,加上早年移民外国,在唐人街谋生的日子,零距离接触传统华侨的辛酸和伦理关系,对戏里杨紫琼一家的遭遇,有着较深层的体会与共鸣。
电影内容不论剧种,主流娱乐,另类艺术,或多或少总会带着中心信息,通过不同平台释放相关电波,频率接近的人自然心领神会,感情无障碍接轨,全程投入,真正能够彻底理性明白分析内容与否,已经不是重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