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买卖二手货,常会带给我一些遥远的记忆。最近看到卖家在卖来自八九十年代的糖纸门帘,老物件价格却不便宜,主打独一无二。有用户留言:“这还能卖这么多钱?小时候每年都要帮家里做的!” 卖家回复:“情怀无价。” 一说一答着实让人莞尔一笑。

我想起小时候没有太多娱乐,觉得糖纸、挂历画报这些花花绿绿的纸片都特别漂亮,舍不得丢掉。外公喜欢读书,每次都将糖果纸擦拭干净,夹在书里。偶尔从他的书架拿下一本书,翻开时总会掉落些花花绿绿的糖纸。被岁月压得熨熨帖帖的玻璃糖纸、纸糖纸、包裹巧克力的金属箔,表面虽仍有往昔折痕,但却平平整整让人觉得舒坦、疗愈。

我也学着外公,每当爸爸妈妈、远房亲戚、同学朋友给糖吃,我总会小心翼翼剥下糖纸,夹在最喜欢的章节,在书页间保存甜蜜记忆。每张糖纸都承载了一个独特故事,也让每本书都有了独特的印记和色彩,相知相守,成了岁岁年年里最长情的陪伴。书读完了,也会把糖纸留在里面,因为只有那样才是完整的。

逢年过节,家里的糖果难得多起来,多余的糖纸总会被擦拭干净摆放平整,存在个大盒子里面。等到慢慢攒出足够量时,家里的大人就会动员全家一起串个糖纸门帘。我们小孩负责将糖纸折成一个个长条,然后用曲别针从中间穿过去,做成门帘的一节。折成好多好多节以后,家里最懂审美的人,就会按照最佳的颜色组合分配,通过精心排列串成一条条色彩斑斓的链子。将密密麻麻几条链子间隔平均地挂在个横条上,就成了这世上独一无二的美丽门帘。

午后的阳光洒进房间穿过门帘,一时间花花绿绿的糖纸绚烂如彩虹,为朴素的家里凭添色彩。一掀,一撩,就会发出沙沙的声响,让人想起打开新糖果包装时的期待和雀跃。小孩子们故意走进走出,恨不得将这门帘裹在身上,完全沉浸在色彩的世界。

物资并不丰富的年代孕育了生活的智慧、无限的创意和活泼的精神,将生活里的日常用品通过巧手转化成有趣而实用的艺术品,是智能手机时代来临前独特的浪漫,除了有超前的回收再利用意识,更带给一家人简单的快乐。

只是曾经视若珍宝的,到后来也不知所终了,再遇到时已成了一种情怀。可遇不可求,当真是“情怀无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