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大师说:分享故事:佛陀引领大众往南而行,看见路边聚集了一堆枯骨。这时,佛陀至诚恭敬地向这些枯骨五体投地礼拜。阿难见状,请问佛陀:“您为何要礼拜这堆枯骨呢?”佛陀告诉阿难及大众:“这堆枯骨,是我前世的祖先,多生的父母。因为这个缘故,所以至诚顶礼跪拜。你们现在将这堆枯骨分作二堆,若是男骨,色白且重;若是女骨,色黑且轻。”阿难疑惑地问:“为何男骨是色白且重,女骨是色黑且轻呢?”佛陀答:“男子在世时,常到寺院听经闻法,礼拜三宝,所以骨头是色白且重;而世间女子,耽着沉溺于情爱中,故喜欢生男育女,认为这是天职,每生一小孩,须用乳水养命,乳由血变成,所以身体憔悴,死时骨头变成黑色,重量也比较轻。”

阿难及大众听到这些话,心如刀割,垂泪悲泣地问:“母亲的恩德要如何报答呢?”佛陀说:“母亲有许多恩德是无以回报的。例如怀胎时百般照顾保护胎儿,任凭胎儿拳打脚踢,昼夜难眠;生产时,生命交关,务必要先知道孩子平安,胜过自己所受极大剧烈苦痛,乃至命在危旦也不顾;为养育孩儿长大,不惜自己受饥受冻,一生奔波劳苦;孩子远行,父母天天担忧挂念,直到看见平安归来,才放下不安的心;遇逆境时,愿代孩子受苦,无限体恤爱怜;从小孩出生到自己两眼闭上,不能照顾了,这份爱仍永无休止。这样的深恩,就算有人左肩担父,右肩担母,绕须弥山走,担子将皮肉磨破,又穿透骨髓,也不叫苦,鲜血流下淹没了足踝,经过百千万劫,仍报答不了父母深恩;假使有人生于饥荒,为了不让父母挨饿,割下身上所有的肉,供父母充饥,经百千劫还是难以报父母恩。因为父母恩重,所以我至诚顶礼父母遗骨。”

无求

偈语的意思是:父母对儿女的养育恩情深重,为人子女者,应当尽心孝顺、奉养双亲。尤其母亲的生养恩泽,更是难以报答。母亲全心爱护子女、挂念子女、照顾子女,没有任何事物,能与慈母之恩相比,母亲对子女的恩德,可以说比山高、比海深。

天下的母亲,为了子女鞠躬尽瘁,无偿无求的付出,这份恩德说什么也不能相比与丈量的。慈母的恩德,比大地还重,比大地还广。大地有多重、有多广,有谁能衡量得了吗?母亲的重恩,远远超过于大地。

孝顺

佛教非常重视孝道,强调儿女要孝顺父母,并且把孝分为几种层次:首先,对父母能够甘旨奉养,让父母吃穿如愿,免于饥饿,这是小孝。若再进一步做到功成名就,光宗耀祖,使父母亲感到荣耀,譬如:我做好人,我做好事,让门楣光耀,也为祖宗增光,这是中孝。最重要的,是让父母亲做个慈善之人,做个有德之人,让他们有信仰,远离烦恼,远离恶道,将来常生人天,这才是大孝中的大孝。

可惜今日的社会,处处可见违逆父母的儿女。父母有时多讲几句话,儿女就不耐烦;甚至父母稍有要求,子女就不高兴。所以,说到孝顺,孝还算容易,顺就很难了。我们应当要求自己,不但做一个有孝的儿女,还要做一个能随顺双亲的子女。

孝顺,就从自己的父母做起,进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逐渐扩展到社会大众,甚至一切众生,这样的孝道观,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