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程行走

蓝郁:卡峇雅风采

卡峇雅是一门细致的手艺,典雅且大方。(作者提供)
卡峇雅是一门细致的手艺,典雅且大方。(作者提供)

字体大小:

终于有件事让我们不再为谁的椰浆饭最正宗、谁才是肉骨茶的发源地而争得面红耳赤。 说的是卡峇雅(Kebaya)申遗之事;新、马、泰、印和文莱五个东南亚国家,最近携手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将卡峇雅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月前到国家博物馆参观了为该申遗活动特别举办的“致我们热爱的卡峇雅”巡回展,六套卡峇雅设计让访客领略到其服饰的传统与现代,典雅与时尚。我这一辈子虽不可能穿上卡峇雅,却能从美学的角度来欣赏服饰上的花纹刺绣,格外细腻和讲究。

不久前也到毗邻的土生文化馆参观,翻新后的文化馆注入更多多媒体元素,较为生活化,容易咀嚼。三楼的展馆还重点展出卡峇雅服饰的变迁,细节从繁到简,不失韵味,与土生华人的生活习俗密不可分。

我对该申遗活动颇感兴趣,主要是难得五个国家一起联手申遗,声势浩大。我们仿佛找到了共同的语言,求同存异。再说,卡峇雅的婀娜多姿犹如把传统穿在身上,再赋予传统新生命,穿出个性来,可媲美中国的旗袍、日本的和服及越南的奥黛(Ao Dai),在东南亚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即使不是土生华人,我们的日常生活总离不开土生华人文化。记得最早认识土生华人一词是在中学的历史课本,即华族男子与当地马来女子通婚后,所生的下一代统称Peranakan。

当时还未有土生文化馆做课本以外的参考,《娘惹艾美丽》舞台剧也未广受欢迎,更别说有《小娘惹》电视剧让土生华人的生活场景走入观众的视线,唯有去乌节路一带的翡翠山实地考察,从土生华人的老房子门面,揣测富裕的特征。

后来,娘惹餐馆陆续开了几家,把家常便饭精致化,价格不菲,从而提升了娘惹佳肴的地位,有的还进驻五星级酒店的自助餐馆,时不时来个娘惹美食荟萃。舌尖上的土生华人文化又是另一种风情,似乎形成固定的印象,娘惹们皆是好厨娘。

说回卡峇雅,不同国家有各自的特色,各有千秋。资料显示新加坡和马六甲因地缘与经济关系,卡峇雅的刺绣风格相近;槟城则受益于蓬勃发展的锡业,上世纪初的卡峇雅以奢华设计闻名。有目共睹的是,这是一门细致的手艺,针线交织着一种背负着传承的使命。因此在一些重要的节日和场合邂逅卡峇雅的身影时,我知道这人穿出了自信与自豪感。

申遗结果预计会在明年底公布,恳切希望申遗成功,这不仅是五个国家联手打造的骄傲,同时能将卡峇雅的风采推向更大层面,也是对这门老手艺崇高的敬意。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