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演艺圈流传一句话:新加坡市场太小了。这句话让人又爱又恨,爱的是它像一剂万能丹药,能医百病,一套剧、一部电影反响不好——因为“新加坡市场太小了”,是不是很好用?恨的是,我很多朋友做这行,很苦闷,为什么本地制作难做大做强?
最近又一位艺人移居韩国,上了新闻版面,他笑言不出去闯闯会饿死——“新加坡市场太小了”。当然我觉得他非常有勇气,只身过海闯荡,希望未来有好成果。算一算今年正好是我从业满十年,在不同位置观察、参与音乐产业,就以本文来剖析行业视角最具典型的中国、韩国、美国生态。
中国音乐生态:快消品“生态”是个比“市场”或“文化”更完整的概念,包含了上游生产、下游发行宣传且环环相扣。所谓快消,如成衣快时尚品牌Topshop、H&M、Uniqlo以极低的客单价量产,让人人都买得起,这就不得不提抖音。这个改变世界的产品,以技术极大降低了入行门槛,且能帮助草根音乐人迅速找到千里之外的潜在受众,完成偶像与粉丝之间的精准配对。这也是从下游宣发倒推行业变革的典型案例。有篇乐评颇有玩味地归纳过:“抖音神曲之巧妙,在于你一定没听说过(歌名或艺人名),但你一定听过(一听原来是这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