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要杜渐防微…”
星云大师说:分享故事:年轻人从小养成偷东西的习惯,后来在一次重大持枪抢劫案中入狱,最后判处死刑。临刑前法官问他:“你有什么遗言要交待吗?”他说:“我想和母亲再见上一面。”
他见到母亲就说:“我就要死了,我是吃你的奶水长大的,希望能再吃一次你的奶水。”母亲答应他的请求,哪知道他一口就把母亲的奶子咬断!之后他愤恨地说:“我之所以会有今天,都是你造成的。为什么?我在学校偷了同学一支笔,你没有责怪我;我在路上摘了别人的水果,你也欢喜。我为了讨你的欢喜就去偷,到最后变成抢,才会沦落到今天的下场。你说,我怎么能不恨你呢?”
故事发人深思,我们做人,千万不要以为一点小过错就可以得过且过,凡事须防乱在本。
·六根
这首偈出自《缁门警训》,书中收录先圣古德之示众、警策、训诫、箴铭等。偈语提醒我们,凡事要杜渐防微,方能避免因小失大。一件小事,没有加以留意、防范,等到事情慢慢扩大,反倒形成更大的麻烦;一个小小的妄念没有排除,任由它增长、扩散,终究会演变成不可收拾的灾难。
所谓的“虽小不轻”,要说的是,我们不要小看一滴水,滴水也能穿石;即使是一句话,也足以让天下大乱。一个机关团体里,不也常为了一句话、一点小事,最后弄得不可收拾吗?
而“关尔七窍,闭尔六情”……我们的罪恶从哪里来?就是从人的七窍而来,即两个眼睛、两个耳朵、两个鼻孔、一个嘴,总共七个孔。佛教把眼、耳、鼻、舌、身,再加上心意识统称为六根,一切烦恼、无明妄尘皆由六根进出,因此又叫六根门。
·念头
透过六根来认识世界的色、声、香、味、触、法,就是六情,又叫六尘;六根和六情同时作用,就构成人的身心活动。我们身口意犯下的恶事可分为十种:身体犯的罪过有三种,即杀、盗、邪淫;口头犯的罪过有四种,即妄语、两舌、恶口、绮语;心念犯的罪过有三种,即贪欲、瞋恨、愚痴。我们可以反省一下,一天当中,是否大部分的时间都在造罪业,很少想到修功德。
然而,我们从小处可以知着,明白到防微可以杜渐,因此切莫以善小而不为,更不可以恶小而为之;举心动念处,当三思而后行!为了不让六根造恶,所以要关闭我们的七窍、六情。因此,要时时保持正念,照顾好当下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