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新闻,新一代甚少和亲戚或亲人接触。

中学之前的日子,还没有搬到组屋,爷爷和奶奶的孩子和孙子们都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当时乡村生活的条件不佳,村子里没有平坦的柏油路,也没有水泥路,有的只是沙和石子自然形成的小路。路的两旁都是荷花池,将荷叶剁碎加入厨余混合在大锅里烹煮,就成为养猪的天然猪粮。村里没有独立厕所,没有人来收集垃圾,家里只有一个小厨房和一间冲凉房让超过20人共用,人多口杂,只能几家人互相妥协,寻找折衷的方法来解决,里面累积的宿怨像计时炸弹。

所谓家人和亲戚的分别,是血亲和姻亲的分别,至少在我们家里就是这样区分。小时候就因为不了解其中的区别而被三姑姑骂到狗血淋头,三姑姑前几年已经驾鹤而去,但她这个当时文理不通的霸凌训话到现在想起来还耿耿于怀。自从作为家庭粘合剂的爷爷和奶奶也相续离去之后,上一辈大人的矛盾和恩怨情仇不久后迅速现形,俗语说的“翻脸如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