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带着一种特殊的情怀,应约参访这所位于台湾高雄红毛港的庙宇,这份“特殊”源自前报人血液中的好奇基因和探索欲望,走进任何宗教场所,我总会出于尊重而有所表示,然而,到访这所庙宇我只是抱着参观的心情。
规模不大的庙宇名叫保安堂,走近大殿正门之前,庭院右边草坪上的一座雕塑,吸引了我的注意力,那是不久之前遭人暗杀的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底座写上“台湾永远的朋友”。雕像旁边一块大石头则刻上“台湾加油”。
庙里的管事人员,告诉我保安堂一段极富传奇色彩的故事。红毛港的居民大都是讨海为生的渔民,1945年8月14日二战结束,第二年红毛港渔民出海捕乌鱼,不料捞起一个头颅,于是入祠供奉于草寮,称为“海府”。后因“海府”灵验,遂有村民还愿发起意为保境安民的保安堂。刚好1967年高雄港务局征收部分土地开辟第二港口,有参与建港的日本工程师夜梦身穿日本海军军服的军官托梦,要求500包水泥建庙,与此同时一名不谙日语的渔民突然起乩,自称是日本第三十八号军舰舰长高田又男大尉,在太平洋战争中阵亡,与他统领的145名官兵,同时跟随被炸沉的驱逐舰“蓬38号舰”葬身大海,成为茫茫海底的亡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