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回历新年落在星期三,一个夹在中间没有长周末的公假,想必游客不多,市区交通比较顺畅,正好“下坡”去修理相机和手表。

那段因为疫情而封锁近三年的日子,不但人们的行动受限制,屋里一些外出用品也在躺平。长期困居在家的人,内心会产生抑郁或躁动;动弹不得的物件,功能也会一声不响地宣告罢工。不能开启的数码相机和停摆的手表,都是在疫情期间没有使用而不再操作,又因为主人的拖延而被搁置许久,虽然不是急用物品,但再不处理就要变成废品了。

我把相机拿到位于商场内的一家相馆诊断,顺便逛一逛三年没踏入的毗邻商场。偌大商场盖在富有历史意义的英雄草场之上,那片草场与海边相隔一条马路,是我小时候和家人“下坡”去休闲玩乐的地方。古代沧海变桑田,现代的海边和草场,都成了一座座购物商场。

人潮不多的商场内,许多位置偏僻的二楼商铺已经熄灯挂上招租布条。原本就不是很兴旺的商场,三年后变化更大,曾经喜欢的饮食店,生日时光顾的手机店,买过几套衣服的时装店,都不复存在。

相机拿去修理,期望它恢复功能日后再摄下美丽记忆;手表换上新电池,让它正常律动重新进入时间轨道。同一时间,我又察觉这世上有些人与事,已经永远消失再也找不回来。这个差异让我一时恍惚,真实世界因为被偷去的三年光阴而出现断层,那些无法经营下去的店主到底经历了什么,那些消失的事物去了哪里,这一切都无法寻回再修补,人们在熙来攘往之中,又有多少人会去追根究底。

有时会错觉疫情笼罩的那三年不过是个想象,病毒和疫苗是商人谋利的诡计,赚得盆满钵满后按一个删除键,时间平空消失,记忆不再存档。不过脑袋始终留有残存记忆,所以在某个特定时刻“嚓”的一声闪出来,把片段重砌成一幅图。

那一段全体人类共同经历的日子其实是刻骨铭心的,历史书上自会有记载让后人去解读。我和家人朋友谈起这个曾经发生过的真实事件时,似乎显得云淡风轻,其实是不想复刻当时的氛围与心境。对于不愉快的事,凡人通常会选择删除,遗忘,或丢弃。这段消失的时间,或许只能等待具备福尔摩斯破案才能的人来解析真相。

(传自马六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