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壁炉的执念是自小就萌生的,根深蒂固不在话下。小时候爱看书,对壁炉的认知是来自于图文并茂的儿童故事书。那些带着异国风情的图片常带给我无限的遐想,尤其是圣诞老人自烟囱爬进壁炉,然后蹿出来给孩子们送礼物的画面。我一度以为壁炉是一个神奇的装置,只要一钻进去就可以进入一个神奇的世界,然后像爱丽丝一般梦游仙境。
90年代初的某个冬季,我和先生到墨尔本探望友人。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夜,窗外寒风凛冽。友人的伴侣搬来一堆松木,置放在壁炉内点火。那是我第一次与壁炉有近距离的接触,心里充满了期待。我们围坐在壁炉前,身裹毯子,有一句没一句地闲聊着。稍等不久后,火苗就在燃烧的松木上跃动,噼啪声此起彼落。偶有小火星蹿出来,须臾不见踪影。炉火映红了大家的脸庞,彼此间的言谈不约而同地变得轻柔起来,一种无法言表的温馨氛围逐渐弥漫开来,充满了斗室。自此,我心心念念想拥有一个有壁炉的房子。
壁炉在常年夏季的新加坡毫无用处,是名副其实的“室内白象”。然而,为了一圆我的壁炉梦,先生还是在客厅的石墙上安装了一个壁炉架,让我在其上摆圣诞饰物。后来,为了扩大孩子们的活动空间,我们把这个徒有装饰作用的壁炉架拆除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