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的西饼,送给现在的人,但愿人常好,年月亦安好,在旧日的芬芳里得到慰藉。
有时踱进了老市区的街巷,不外是为了一碗虾汤面,更多有时是想起旧式的西饼店——这种称谓也是过去式了。以前还有老牌西饼店赞助电台节目,正确来说,是丽的呼声节目:就那个木头箱盒,每月还要给月费的。点唱节目,尤其是什么生日诞辰,主播一口气念出大串人名,经常一边播歌,一边还在读,歌曲呢,多半是《良辰美景》,开端是:乐融融,笑盈盈……原唱者李丽华,不过播放的总是紫薇版本。一个时代的呼声隐没而去,西饼店却还在,十多年前搬来此处,意外发现,却没有意外的喜悦,因为入内采买的体验没有很好。其实也没什么,老店总不少一两个准晚娘的脸孔就是了。
他们家的咖椰角,倒是好吃极了——嗜甜者的恩物,英文U字形状,边沿扭花边,里头鼓鼓膨胀起来的内在,满满的咖椰酱,一口咬下去,甜酱香浓四溢,咖椰带微绿,是添加了班兰叶汁——另外有一种椰子挞,也是香甜得无以复加,喜欢不甜点心的,大可止步。只是蛋挞则……蛋浆不行,挞的面皮却随时坍塌,二十年前的葡国蛋挞远远超越此物,可能这里的师傅还学不会,毕竟老派的蛋挞也做得马虎。
以前不知是80年代兴出来,还是一度流行的:长方形状的咖喱酥皮,酥皮是多层,是叫做丹麦酥皮才对吗?内馅包着咖喱汁煮的马铃薯和青豆,豪华一点的也许有鸡丁。为了保温,它们被搁在一个热灯照射的小柜子里,小心翼翼地被呵护——怕酥皮不脆,还是馅料容易坏?其实太脆,一吃就会掉屑屑,不脆则整块馅饼盒子没有了灵魂。过了一大段时间的沉淀,这咖喱酥皮已然少见,这里乍然重逢,简直让人措手不及。这酥皮点心不比面包,譬如咖喱鸡面包,可能还比较耐饱一点,却价钱更加廉宜。另外一种奶油酥皮冰淇淋卷,算是这店的名点,完全属于我童年的回忆。但是我最近去,店员说要后天才有。看来人手不足,一切都是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