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舅舅,等一下会在家吗?我路过时拿一包大树菠萝给你。”要不是外甥留言,已快忘记“大树菠萝”这个词了。自从老爸老妈仙逝后,家里已很少讲广东话;后来岳父岳母也不在了,就连福建话也用不上了。
大树菠萝就是大家说的菠萝蜜,一般上只有本地广东人才有这个叫法,近来在巴刹普遍听到的是jackfruit。据悉菠萝蜜原名来自印度南部马拉雅拉姆语Chakka。葡萄牙人以jaca传开来,最后变成英语谐音的jack,从此在英文里就成了jackfruit,与杰克先生Jack没有直接关系。
李时珍《本草纲目》里说它的原名是梵语囊伽结(nǎng-jia-jie),因果味甘甜,故以菠萝蜜而名之。这就很有意思了,因为这与菲律宾语及马来语的囊伽(nangka)很相似。相信是初到南洋的广东人,看到这水果的长相有点像菠萝,又长在树上,所以就叫它“大树菠萝”。他们应该是后来才知道本地人把菠萝叫黄梨,不然的话可能会叫它“大树黄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