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如今的月亮,也是当年佛陀看过的月亮…”
星云大师说:有关月亮的典故很多,看到月亮就让人“发思古之幽情”。可以说,中华文化与月亮的关系很密切,以月亮来形容中华文化的内容很多。过去说“月里嫦娥”、“嫦娥奔月”,现在经由科学证实,月亮并不是嫦娥住的地方。不过没有关系,在一个文化当中,这种想像的意境是很美的,给人的感受是很深的,能让人们感觉到月亮就在自己的心上。
月亮是公平的,它的光芒没有分别地照耀着每个人,就如同人的佛心是平等的。不过,佛心虽是平等的,在平等当中也还是有许多的差别,例如有贫富贵贱、有发心不发心、有修行不修行的差异。所以,我们要体谅过着艰熬日子的苦人家,只要我们发慈悲心,就会和月亮一样,人格就有光明,就能圆满。当我们看到月亮时,要能自我检讨:所谓“我心如月”,我的心有像月亮光明吗?我的心有像月亮圆满吗?我的心有像月亮清净吗?月亮是值得我们思考、学习的,这也才是过中秋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