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的学术界怪物辜鸿铭出生于马来西亚的槟榔屿。但许多人不知道他也到过新加坡——可惜辜似乎没留下什么雪泥鸿爪。据说新加坡之行使他获益良多。
金克木的《倒读历史》曰:辜鸿铭曾在新加坡遇见比他大11岁的马建忠,两人的方言互不相通,只好以法语和拉丁语交谈。一番长谈,二者互受影响。金克木认为年纪较轻的辜鸿铭受影响更大。之后,辜以英文写了《春秋大义》;马则以拉丁文解说秦汉书面语,并参照拉丁语法体系,写下中国现代语法“开山之作”《马氏文通》。马建忠于1900年去世,其时中华民国尚未“诞生”,当然是长衫马褂,拖着辫子的旧学者。
清末民初身着长衫马褂,脑后拖着辫子的名人多的是——王国维是另一位。有趣的是,辜乃北京大学教授,王则为清华大学教授。北京两大著名学府,各有“满清遗老”,而且两大遗老都对中国学术文化作出极大贡献,不能不说是一段学术界佳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