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梧槽河走向独立桥下“水域监督协会”的会所途中,总会下意识地观察河上有多少垃圾,看看待会是不是要带队来这里打捞……
在带学生、跨国和本地企业的员工们去清理蓄水池,提起实马高岛的垃圾填埋场将在2035年被填满时,很少见到凝重或揪心的表情,大家显然并没太在意,因为我们已习惯了就算再棘手,高瞻远瞩、办事效率高的政府也会在我们还在吃香喝辣的时候就把问题解决掉了。我们都相信永续发展与环境部在2035年前就会拟出对策,建成一个新的垃圾填埋场,就如1989年时,政府已经预计到2000年左右时,林厝港和罗弄哈鲁士这两个垃圾填埋场将会被填满,于是提出在锡京岛和实马高岛之间规划封闭一片水域,开发成新的垃圾填埋场。记得这消息发布后,S召了一批朋友,找来了一艘船,一行人乘风破浪前往有着南部岛屿最后一个甘榜的锡京岛(1993年时岛上还住着139人,最后一名岛民在1994年离开)。几个月前翻出和这群老朋友在锡京岛上海边高脚木屋前的合照,照片收了34年,有些褪色了……
虽然定下了到2030年时每天送去实马高岛的垃圾量要减少30%的目标,可是根据不久前发表的数据,单是纺织和皮革的垃圾量就已从2017年的15万1000公吨飙升68.2%到2022年的25万4000公吨,而回收量却从2017年的1万公吨减少至5000公吨。简单的说,就是焚化后送去实马高岛的纺织和皮革垃圾没减反增,岛上的填埋场可能等不到2035就没戏唱了。有些人的经济实力似乎是在疫情间“养精蓄锐”后变得更强了,喜欢的就买,买来后不喜欢了就丢。虽说东西没坏就丢没碍着谁,不过因为这种“随心所欲”的消费,也“随心所欲”地增加了处理垃圾的负担。一些地点的绿色垃圾桶、蓝色环保垃圾回收箱和收衣服、纺织品与鞋子的黄色回收箱经常被挤得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