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夜晚,我们家就有不速之客闯进来作乱。保安摄像机传送到手机的影像显示:除了猫儿外,还有两只貌似老鼠的动物在后院攀檐走壁。其中一只的尾巴像一把黑刷子,我们称之为刷尾。另一只的尾巴末梢有一截白色毛发,就被称为环尾。我们到谷歌查询了一下,这才察觉此鼠非彼鼠,而是澳大利亚后院常见的野生动物possums。其中文学名是袋貂,但在华人圈子里的俗称是负鼠。顾名思义,这肯定是不受欢迎的小动物。
袋貂通常住在大树的树洞里。大白天都在酣睡,直到夜幕低垂时才出来觅食。它们有灰溜溜的毛发,粉红色的小猪鼻,一对圆溜溜的大眼睛及圆弧状的外耳。它们的样子虽然可爱,但对深受其害的人来说却是可恶的动物。
刷尾和环尾之间似乎有协定,它们总会选择在不同的时段到我们家嬉耍。刷尾是在上半夜,环尾则在下半夜。刷尾是从隔壁公园里的树干跳进我们的园地,而环尾则是沿着路边的电线杆进入。起初,人鼠各不相干,日子风平浪静。然而,自从我们加建了暖房,又开始种植果菜后,它们就经常在同一时段出没,并且不时为了争夺领地而扭打成一团。它们从暖房的房顶一路打到地面,混战时发出的吱吱声,让人整晚不得安宁。最终,刷尾赢了,环尾自此不再出现。于是,我们的夜晚又恢复了宁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