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访问过一名25岁的YouTuber,她展开了一个名为“低买年”的挑战,主要是减少不必要的消费。在挑战中,她每月只给自己50元的预算,除了必需品外一概不许超支。这过程让她审视自己的消费习惯,重新定义物品的价值,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真正需要什么。她认为,有些人做社交媒体排毒,暂时远离社媒,以重新调整跟社媒的关系。而“低买年”则让她重新建立了与金钱的关系。

一年后,她决定不再延续这个挑战,将预算增加到300元。她发现在“低买年”中,过分追求优惠,到处“捡便宜”让她忙得筋疲力尽,忽略了生活中更重要的事物,如心理健康和与家人朋友的关系。

预算管理是良好习惯,但我们必须避免走向极端。“低买年”虽然让这位YouTuber更了解金钱的意义,花费时更有意识,但过了某个阶段,生活有些余裕,她也想重新调整消费习惯。每个人财务状况不同,理财书籍常提到如何省钱,但怎么花钱也是一门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