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年代,上一回有国外艺人在本地掀起可挂风球的“狂风巨浪”,应该是摇滚天王麦克杰逊(Michael Jackson)。更早一点在1980年代初,是唐尼与玛丽(Donny & Marie)和他们的奥斯蒙兄弟(The Osmonds)。今时今日,这个风潮由泰勒丝(Taylor Swift)接棒(麦当娜和Coldplay也了不起,但似乎还是没有泰勒丝的狂风扫落叶姿态)。巧的是,他们都是美国艺人,为属于他们年代的流行文化做出重大贡献。
来到21世纪,泰勒丝旋风当中夹杂的已不局限在音乐。这一个星期为迎接泰勒丝到访狮城,几乎是全国动员全民欢庆,各种配合的庆祝活动几乎让人以为是国庆,各种相关不相关的商家都拼力分一杯羹,各大小传统与社交媒体日夜不停报道,甚至连不同国家高官都有话说,泰勒丝的分量不容小觑。
有些人不认同粉丝花时间到机场接机(真的是接机不是接人)、花钱买商品,或到偶像可能出现的地点日夜守候,可以理解。事实上,我也曾忍不住撰文要疯狂粉丝冷静,别浪费时间。但认真想想,谁的一生没有几个能让人崇拜的偶像?那不一定是天王巨星,可以是某个长辈,可以是某个对你人生起激励作用的师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