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勒丝(Taylor Swift)“霉风”(泰勒丝昵称“霉霉”)两周前在新加坡肆虐,衣食住行吃喝玩乐都离不开这个名字。在巴士、地铁上,看到零零落落或三五成群戴着友情手环或手臂、掌背印着斗大的“13”或干脆穿着印上演唱会海报的T恤,仿佛是霉粉(Swiftie)的身份认证。在那个霉霉周,仿佛大家都可以毫无忌惮放任放肆地公告天下:我就是个骄傲的霉粉。

不知是我的错觉还是真的,3月2日至9日这段期间我总是眯着眼扫描身边经过的游客,总觉得路上拉着行李箱的旅人多了,是来看霉霉的?在前线追新闻的同事们,那段期间也得打起精神时刻留意着霉踪和她身边另一半的去向。台上3个多小时的演出如果说是一场商业包装极成功且精心铺排的华丽音乐飨宴,那台下和周边的疯狂才叫人叹为观止。

曾经,我的手机Spotify歌单里有一些泰勒丝的歌,但当她来到这里开唱,霉歌几乎要变成“国歌”那样的时候,我却下意识把这些歌曲都删了。(纯粹个人)觉得,泰勒丝妹妹的歌曲基本上像是延伸自她的乡村歌曲调调再变奏,演唱会流程格式化,虽然间中有穿插一些符合在地文化/口味的惊喜元素如本地的Singlish外,基本上看个1.5小时就已出戏。

除非除非除非,你是粉(抑或FOMO压力下的跟风)。

中庸安全成功圈粉

Joni Mitchell、Leonard Cohen和Bob Dylan满满老烟囱沧桑故事感、Michael Jackson舞蹈传奇、Madonna话题呛辣、Lady Gaga造型出位、Adele声音有分量、Rihanna台风爆炸、Sam Smith离经叛道、Ed Sheeren即兴玩味也organic。可能是我本身口味重了,喜欢较有棱有角和个性的。(又是纯粹个人觉得)泰勒丝从乡村音乐转型流行歌手,事业铺排经过细心经营与规划,因此让她红不让,而她最成功之处,其实在于“中庸”和“安全”。这样的“特质”,却也最能大量圈粉的,也就是包揽mass这块肥肉。

你看看年龄相仿的Colbie Caillat(科尔比凯蕾),一样从乡村到流行乐,外形也是甜姐儿,但就没有霉霉那般的爆红。

霉霉相较之下是更成功更有生意头脑的音乐商人。她起跑点比他人超前,条件优越,天生聪颖,外形出众,才华洋溢,新闻不少,在七彩的娱乐圈中水来火去抗压性强,与社媒影响下成长的粉丝一同打造共通的霉语和世界,又适时懂得鼓励大家勇敢站出来发声“做自己”,一种在规范的自由下,“我懂你”的亲切贴心。

做自己不必踩雷

霉粉可以在这个泰勒丝打造的霉世界中,无须担心踩雷地“勇敢做自己”。一切都在安全的界限范围内进行。你可以尽情打扮,你可以热烈狂舞,你可以真情流露,不会有Lady Gaga那种突发惊喜的“危险”尴尬,或Madonna惊世骇俗给人的不舒服不安甚至不知所措。霉霉就是一个家世很不错,影响力极大,一切很优秀又被成功眷顾的邻家好女孩啊,在崇尚成功和成绩的国度,父母亲都恨不得自己孩子像她呢,简直楷模,非常励志。

所以父母亲让孩子或干脆跟孩子一起去霉霉演唱会“做自己”,绝对可以很放心很安全,可以跟孩子一起同欢共唱,还能促进亲子建立共同语言,那么完美。

而这次泰勒丝狮城演唱会,无疑确实是个成功商人(霉霉与团队)和另一个成功商人(新加坡)的双赢交易。一切就连热情和回报,都那么计算、精准、成功、勇敢、积极、正面、美好、舒服。

一句广东俚语:抵佢红(该她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