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热播剧《繁花》,花了几个晚上追看了沪语版全剧,感觉此《繁花》非彼《繁花》,可以说王家卫执导的电视剧和金宇澄的同名原著关系不大。繁剧里有《花样年华》的影子,也有《2046》的。王导想必一直戴着墨镜的缘故吧,所以拍出来的都是暗暗的,《繁花》也不例外,哪怕灯火辉煌纸醉金迷的场景,亦像蒙了层纱似的不透亮。我不想评论此剧好坏,见仁见智。不过相信对于那个时代过来的上海人,每人心底都有自己不一样的繁花。
当时的我因刚大学毕业步入职场不久,懵懂中未接受同事的建议,便与股票认购证失之交臂,和暴富无缘。后来也曾因亲戚关系买过深圳证券交易所发行的某原始股,小赚一笔。而那位同事用之前两年停薪留职去日本打工,据说靠洗盘子、背死人赚的辛苦钱,买了很多张认购证而发大财,掘到了人生第一桶金。
至于黄河路上的灯红酒绿,曾因多次陪同公司领导参与饭局也算领略过不少,也是在那里第一次品尝了“龙虾三吃”、“椒盐大王蛇”,见识到了那些利落而八面玲珑的女领班们和风姿绰约的老板娘们。有人说《繁花》拍得浮夸,我想告诉你,90年代的黄河路的的确确如剧中那么的奢靡和繁华,但又是这么的不真实,因为这一切和大多数普通上海人无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