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是爱书人。他在办公室的两面墙处架起了落地书架,上面整齐地排列着一套套他从不同地方收集而来的书籍。每次到他办公室去,我都对这份书盈四壁,书香四溢的氛围艳羡不已。他说,拥有属于个人的图书馆是他的梦想。临退休前,他却又潇洒地开放书室,把珍藏的书无偿送人。这一室的书,是多少年的积累啊。

在他这里,我看到了知识的形体存在,嗅到了知识的生命气息。我们认识的书,一直都是由长方形的纸质状装订成大小不同的开本,或厚或薄;它们是承载知识的物质躯壳,从一卷卷进化到一本本。在我们的时代里,读书就是寻求知识的过程。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的修身目标先是腹有诗书气自华;然后,则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治世目标。

如今,科技发达,知识的面貌几乎脱胎换骨。不管多少文字,都能藏在小小的晶片上,或干脆储存在云端记忆里。阅读时,在电脑、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的轻轻点击是通关密码,接到开启指令后,“书”就仿佛阿拉丁神灯里的巨人一般,立马展现在眼帘。现代科技把书化为无形,知识也不再沉甸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