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制大学通识教育中心所开设的课程率皆选修,为确保莘莘学子在四年内能够修读足够的学分顺利毕业,“想太多”的领导们对选课系统做出以下规定:1.每学期结束后的三周内,必须将下学期准备开设的通识课程全都挂上网,供学生浏览和了解内容,但却不让点选;2.每学期开学四周前的星期一零时零分,开放系统让学生选修“心仪”的课程,但却不让所有人自由点选,而是采取“按阶”的方式——大四毕业班优先选课,剩下的名额再开放给大三,最后才留给大二的学生。这么做是因为大四的学生如果前三年都“想太多”没好好修完通识学分,学校必须提供机会让他们“补牢”。大三和大二的学生由于还有一至两年时间挥霍“亡羊”,短暂缓缓应未为晚也。

许是因为我的四门通识选修课内容都相对新鲜,加上教学口碑也还行吧,在港制大学那八年的所有课程,据说一开放的几分钟内就被统统抢光,铁粉们还夸大为“秒杀”哈。为了更迅速高效地抢课,有些同学甚至“露宿”网吧——因为那里的网速更快更稳定,更便于有效地抢课!至于那么辛苦吗?必须的,因为“物有所值”——看官们绝对不会想到,一些比校领导还“想太多”的大四学生,拼命抢课竟是为了赚钱!具体情况有二:一是被动抢课,收人钱财夜扑网吧;二是主动抢课,先到先得待价而沽。据说,我的课曾一度被喊到一门6000元人民币(约1120新元)的价位呢。

这股“卖课歪风”后来被新闻专业的学生曝光,成了文学院出版的内部报纸头条。新闻系的学子在报道过程中原拟跟我做一个专访,我却因为暂时的健康原因婉拒了,没想到报纸上最醒目的标题居然打着:“叫价最高的李茀民教授拒绝接受采访”!唉,投机分子“想太多”地钻大四优先选课的系统空子,上网抢到课后在加减课时段半夜里私下买卖,事不经我眼、钱不过我手,但在这群未来记者心中,却是我能“手眼通天”地“叫价”?果然是训练有素的好狗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