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春天,一位来自武汉的农友送给我一株小幼苗:两片叶子和着泥土,几乎看不见根和茎。那么貌不惊人的幼苗却有一个让人为之刮目相看的名字:雪莲果。莫非它就是金庸武侠小说中的天山雪莲 ?那种生长在雪域高原上的珍稀植物,既能解百毒,又能让人起死回生的百草之王、药中极品?

非也。雪莲果既不是天山雪莲孕育出来的果实,也不会结果实,其地下根茎貌似红薯,是唯一可食用的部位。农友的及时澄清像一桶冷水泼在我头上,我的兴致顿时消失了大半。话虽如此,这株新奇的幼苗还是促使我到谷歌追溯其名称的由来,并搜索一下相关的科普知识。

雪莲果的中文正名是菊薯。其英文学名是Yacon,带有“圣果”之意。据网上科普信息,它是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的野生草本植物,也是印第安人的传统食物。自从20世纪初被引进大中华地区种植后,人们开始把它当作养生食材来吃。据说,“雪莲果”是商家们为了蹭天山雪莲的名气而刻意为菊薯取的别名。倘若它的养生果效真如网上所言:排毒清肠、消炎利尿、降血压血脂、增强免疫力等,那别名中有“雪莲”二字就可以理解。否则,就是浪得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