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四,我领了坐满四辆旅游巴士的20多国油画家,浩浩荡荡来到亚洲大陆最南端的地角丹绒比艾(Tanjung Piai),带他们去看柔佛海峡西端的红树林湿地,看大自然如何独挑了能够泌盐的红树林(Mangrove)来守护湿泥滩背后的陆地,像特种部队一样消弭了海潮对陆地一波又一波的冲击与骚扰。

来此之前,我在组织这个国际艺术交流营的南方大学学院的欢迎会上,已给这批来自欧洲、中东、南亚、东北亚及东南亚的画家们几个在柔佛的“采风锦囊”。先说历史坐标,今年正是华人“登陆”柔佛种种植甘蜜胡椒的180周年,是新柔长堤通车100周年。我提醒他们路上要抬头“看灯”,看柔佛19世纪的经济作物甘蜜与胡椒,如今化身为柔佛的超级图腾,装饰着全州的灯柱。

至于位于柔佛西南角笨珍县的丹绒比艾,我促请这批最能以视像沟通的画家想象马来半岛为亚洲大陆的一截把柄:“只要握着它摇一摇,或在丹绒比艾蹬一蹬,蝴蝶效应就会让亚洲大陆晃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