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做法不同,但出发点却是相同的——都是为了心安理得,对得起自己。

那天与调派到另一个部门的同事F餐聚,我们聊起了求学时期的事。F提到,老师总是在学校假期即将开始前布置作业,回到学校后我们就得交上好几份报告。F认为,平时上课她已经很努力学习了,到了学校假期,就不能亏待自己。所以,她总是先尽情玩乐,直到最后一天才临时抱佛脚,专注于完成作业。而我则恰恰相反,若作业没有做完,我绝对不敢安心去玩。

步入社会后,F的这种“作风”延续到了工作上,总是在“死线”临近时才迅速把注意力集中到相关项目上。F就像一名适合百米短跑的田径健儿,后期冲刺的爆发力至关重要。当期限迫在眉梢,F的斗志就被彻底激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