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大师说:分享故事:染布师傅收了两位学徒。学艺过程中,他立下奇特的规矩:每个月底,学徒都要对他说两个字,总结一下感受。第一个月底,师傅问两个学徒:“你们心里最想说什么?”甲说:“饭香。”乙说:“食劣。”第二个月底,师傅依然问两个学徒:“你们心里最想说什么?”甲说:“觉稳。”乙说:“床硬。”
第三个月月底,师傅又问:“你们心里最想说什么?”甲说:“活轻。”乙说:“事多。”到了第四个月底,当师傅再问同样的问题,甲答:“想学。”乙却说:“告辞。”看着乙扬长而去的身影,师傅摇摇头,自言自语道:“心中有魔,难成正果。”
果然不出师傅所料,乙此后又学了不同的技艺,但都未成功。而甲却继承了师傅的染技,成为出色的染布人。
·作用
染布师傅所收的两个弟子,乙心中之魔就是“世间过”,心的作用让他的所见所感,都是生活中消极和不良的一面,所以,他就只能收获怨怼。而甲则是乐观的人,在他眼里,世间没有什么欠缺,饭食粗糙没关系,只要吃得香;床硬一些也没关系,只要睡得安稳;活计再多再忙,只要想学习都不会成为负累。
“不见世间过”的“不见”,不是看不见,也不是听不见,而是看到听见,但是由于心是清净的,所以不执着、不计较、不放在心上。我们所看到的这个世界有种种不净,即是所谓的世间过,而佛视此世界如净土,所以佛不见世间过。可以说不是大路不够宽广,而是我们的思想不够包容;不是阳光不够明媚,而是我们的心灵太阴霾。
“不见世间过”就是要让我们不要执着于外境的不如意,要从对别人产生的嗔恨、嫉妒等情绪中解脱,保持清净心,避免因此而做出种种不理智的行为,造下恶业。
·无差
一般人因无明造作,对世间万象产生贪爱执着。在六根对六尘之际,眼贪色、耳贪声、鼻贪香、舌贪味、身贪触觉、心起分别,因分别妄动造下是非善恶。如果顺从自己心意的,就贪着爱染;违逆自己心意的,就嗔怒不悦,于是与人拳脚交加,散播流言,相互谩骂,情杀自杀……
《佛祖历代通载》记载,法融禅师问:“于境起时如何对治?”四祖答:“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心若不强名,妄情从何起?妄情既不起,真心任遍知。”内心外境,只是一事,没有两般;事无善恶垢净,只在人心起差别对待,能够深透此理,对境心不起,清净心池怎会扰乱波动,造下伤人害己的罪恶呢?
查看我们自己的心,检点自己的所作所为,即使看到别人的不善处,我们也要回过来反省——下自己有没有?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