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月前收到母校南洋理工大学中文系的邀请函,电邮标题为“廿周年中文系晚宴”,心中有点小兴奋。除了感激母校的培育之情,也感受到今年来南大中文系,不遗余力地推动人文与文学的付出。
不经意间,我已毕业十年(第六届,2014年毕业),中文系也迎来廿年欢庆。晚宴时,现任主任游俊豪教授分享创系的心路历程,以及我们应该怀着“小骄傲,大谦卑”的态度去面对社会与生活,并且继续为新加坡的华文场域做出贡献。廿年里,南大中文系培育出约1500位中文系本科生,以及100位硕博士,分散在不同的领域里发光发热——就如当年李元瑾教授说的那样,在新加坡的语境里,或许不是炙热的太阳,但火苗也能发光发热。
南大中文系,应该不算是“经典的中文系”,虽重视文脉的传承,但对于本土的情怀,以及中文的“现代应用”更加重视,所以课程也相对多元化与国际化,也重视学子们的个人兴趣与选择。除了必修课(中国文学史、中国通史、语言学等),也能转身投入创意写作、翻译、电影、性别、东南亚华人研究等,作为自己热爱的研究方向与毕业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