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大师说:分享故事:梁武帝听说达摩是印度佛国来的高僧,非常高兴,立即派人护送达摩到南京,以隆重的仪式来欢迎他。据禅宗《碧岩录》记载,梁武帝以参禅求教于达摩,两人有一段对话。武帝问:“我就帝位以来,建造寺庙,印制经典,剃度出家僧侣,做了很多好事,有多大功德?”达摩答:“并无功德。”武帝问:“何以无功德?”达摩答:“您的善行,都是徒具形式的小德,有求回报。表面看起来有功德,实际上没有功德,您只能获得小小的果报。”武帝问:“怎么样才是真功德?”

达摩答:“以美妙圆融的清净智慧,忘掉做善事的自己,达到空寂无我的地步,是真正的功德,不是用世俗手段去争取的。”武帝问:“什么是至高真理中最首要的真义?”

达摩答:“广大、清明、虚寂。到此境界,连真理的圣义都不存在!”武帝问:“坐在对面与我论道的是谁?”达摩答:“不认识。”

梁武帝不理解达摩对他做善事“并无功德”的评价。以为达摩祖师不懂佛法,自然理不契机,谈不拢了。达摩看到因缘还没有成熟,自知无法度化皇帝。

·妄见

这四句偈的境界很深,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人人都有佛性,在圣不增,在凡不减。但那不意味着你有修行,佛性就会因此增加;你没有修行,佛性就会因此而减少,因为我们的真如佛性,本来就是“在圣不增,在凡不减”,但是在我们还没证悟真如佛性、明白自己时,当然还是要修行。

“启建水月道场”所要表达的是,我们要建设道场吗?那就须认识一个道理:这些都仅是水月道场,水中的月亮,并不是真实的,因此不要在相上计较执着,重要的是在功用上能有所发挥。

“大作空华佛事”,我们要举办一场法会佛事吗?我们要实践慈悲喜舍吗?不管做什么事,都不应该有冀望回报,或是希望得到什么功德的心态。因为这些都不过是空华佛事而已。空华,即空中的花。原本空中就不存在花,却因为眼中有翳病而看到幻化的花。这句话是比喻一个没有实体的境界,由于人的妄见而错认它是实有。虽然一场庄严的佛事举办过就没有,不过它还是会有功用的。

·降伏

“降伏镜里魔军”,我们的内心里有许多贪瞋痴烦恼的魔军,心外也有很多的境界诱惑,修行人对于这些烦恼魔军,都必须予以降伏。其实,这许多烦恼魔军都只是镜中映现出的幻影。镜子里哪里会有真实的东西?全都是虚妄。不过,镜子里虚妄的东西不把它降伏、去除,最后它也会幻化成一个东西。

“求证梦中佛果”,我们想要修行成道,进而开悟证果,但也要知道这是梦中佛果,不执着于那个果,才能真正有所得。

只要我们明白人人都有佛性,只因为“一念不觉”而不认识自己,贪图执着功德,才产生了烦恼魔军,等于过去达摩祖师对梁武帝建寺、造立功德不但不给予赞叹肯定,反而告诉他:了无功德。做了功德却不执着于功德,那才是最高的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