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布斯在1997年推出经典的“Think Different”(不同凡想)品牌广告系列前,有一场内部演讲,被业界奉为营销的重要一堂课。乔布斯用“Think Different”来诠释苹果的核心价值观:我们要赞美Think Different的人,因为他们的“不同凡想”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广告中没有展示和提及任何苹果产品,只是向甘地、毕加索、爱迪生、穆罕默德·阿里、卓别林、爱因斯坦、约翰·连侬、鲍勃·迪伦等一系列具有反叛和革新精神的天才和伟人致敬。户外大看板系列也只出现这些名人的黑白照片,加上当时使用的彩虹苹果标志以及“Think Different”字样。
电视广告则采用了这些名人的黑白影像片段,配上一段文辞绝好的英语配音,大意如下:“我们向那些疯狂的家伙(To the crazy ones)致敬,他们我行我素,惹事生非,他们用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既不墨守成规,也不安于现状,你可以否定或是诋毁他们,但是唯独不能漠视他们,因为他们改变了事物,让人类跨越了一大步,他们是别人眼里的疯子,却是我们眼中的天才,因为只有疯狂到认为自己能够改变世界的人,才能真正改变世界。”影片最后以苹果标志和“Think Different”字样结束。
乔布斯回归苹果后的这一波品牌运动,创造了商业史上极为罕见的东山再起案例,成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尽管当时苹果没有重要的产品推出,还是让股价在一年内翻了三倍。幕后操盘的广告公司是洛杉矶的TBWA\Chiat\Day,时任CEO兼首席创意长李·克劳(Lee Clow)一直都是苹果广告成功的推手,他当时应乔布斯之邀,带着时任创意总监罗布·希尔塔宁(Rob Siltanen)一起去见刚回归苹果公司的乔布斯,听取他的需求。希尔塔宁因此全程参与了这些广告的创作、构思和提案现场。当成功变成传说时,市面上便流传着关于这系列广告不完全正确的文章和评论,包括《乔布斯》一书的作者沃尔特·艾萨克森(Walter Isaacson)在书里暗示乔布斯创作并写出“Think Different”广告的大部分广告词是不正确的。希尔塔宁后来在福布斯(Forbes)网站上分享了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与提案手稿,想借此修正一些错误的传说,以还原真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