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大师说:分享故事:老头经营着不小的生意,经过多年积累,家里十分有钱。他没有儿女,独自住在大房子里。老头每天天亮就赶紧起床经营生意,拼命赚钱,一刻也不肯停下,直到天黑才休息。就这样,他赚了很多钱,可他总是粗茶淡饭,穿破旧衣服,从不轻易花一文钱。

一天,一个非常贫困的人来找老头,可怜巴巴地说:“我的老母亲一直瘫痪在床,妻子身体弱,干不了什么活儿。今年年成不好,本来就不够吃的,偏偏昨天小儿子又得了急病,真是祸不单行!我求您发慈悲,借一点钱给我吧。”

老头似乎一点也没被打动,他说:“你求我有什么用呢?我也没钱啊!”借钱的人不愿罢休,就一直跟着老头,不停地求他:“您做做好事吧,您有那么大的生意,不会没钱的。”老头被缠得受不了了,只得走进内室去取钱。他慢吞吞地拿出10文钱,从屋里慢慢走出来,走几步就减掉一个,走几步再减掉一个,等他走到外面,只剩下5文钱了。老头极不情愿地把钱交出,心疼得紧闭双眼,看也不忍心看,还一再嘱咐:“我把全部家业都拿来帮你了,可千万别对别人说啊,不然他们都会像你这样跑到我这里来的,可怜我哪里还有钱给人家啊!”借钱的人流着泪说:“5文钱叫我一家怎么活?你也太狠心了!”老头的眼泪也下来了,不过他是心疼他的钱。

不久,老头死了,因为他没有继承人,他的田地、房产都被官府没收,他积累的钱财也都入了国库。

·对治

台湾有句俚语说:“一个钱,打二十四个结”;从前的钱中间有个方形的孔,为了携带方便,会用绳子穿过钱孔,把很多钱串在一起,再打结固定。如果有人一个钱就用绳索打上二十四个结,要想解下来可不容易。所以这句话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极度小器。这种性格悭吝的人,当花费时,他舍不得花费;该布施时,他也舍不得奉献给予。由于悭吝,把人生弄得一点欢喜、希望也没有。要改善这种人生,就得靠喜舍来对治悭贪吝施的习气。

像故事中的老头,被金钱驱使,成了钱的奴仆。而钱财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本是供人用的,我们要让金钱用到该用的地方。

·布施

再分享故事:有个富翁去请教佛陀,如何学习布施法门。佛陀告诉富翁,布施看起来是给人,事实上,布施如同播种,只要时节因缘成熟,还怕不开花结果吗?富翁不明白。佛陀于是从地上拔了一株草,放在富翁的右手,教导他说:“你现在将你右手的草,放到你的左手。”富人听完佛陀的开示,就开始练习将右手的草布施给左手,由于平常没有习惯付出,在这个互相给予的过程中,富人非常的挣扎和不舍,他想:“这是我右手的草,为何要给左手呢?”

就这样反反复复,挣扎不已,几次犹豫之后,富人体悟到一个道理:“右手是我的手,左手也是我的手,给左手也是给我自己啊!”布施看起来是给别人,其实是给自己,既然别人也是自己,又何必斤斤计较要将金钱占为己有呢?

在佛光山的檀信楼,有一副对联:“十方来,十方去,共成十方事;万人施,万人舍,同结万人缘”,就是布施最好的写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