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大师说:分享信息:所谓“舟车所至,人力所通”,陆地上的主要交通工具是车马,到了水上则为舟船。就“舟”、“船”二字而言,“舟”又比“船”的资格老,二者所指相同,但是产生的时代不同。
甲骨文中有“舟”而无“船”,“船”的字形始见于金文,说明“船”出现得比“舟”晚。清代学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古人言舟,汉人言船”,从古代文献的使用来看,先秦时期多用“舟”,汉代以后用“船”逐渐多了。到了现代汉语,二者在用法方面最大的区别是:“舟”一般不单独使用,而是用在书面语或成语,比如龙舟、神舟、独木舟、一叶扁舟等;“船”则多用于口头,它既可以用来构成词语或其他固定结构,也可以单独使用,比如游船、轮船、划船、河上有很多船等。
·慈航
船是人类征服地球百分之七十八面积的工具。人类为了征服奔腾的河流与大海,制造了船,从此船就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人类靠船发现新大陆、利用船下海找宝藏、搭船遨游世界,西方征服亚洲也是靠船为工具,甚至三国时,诸葛亮的“草船借箭”,而让周瑜自叹不如。
在一个团体中,以“同舟共济”勉励同心协力;交到不好的朋友或投资错误,以“误上贼船”来形容,事情变得令人出乎意料之外,就说是“阴沟里翻船”;形容夫妻缘分的难得,我们说是“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而以“汪洋中的一条船”,比喻人生的飘泊艰辛。
我们也常以“学如逆水行舟”来鼓励学子;以“一帆风顺”祝人事事顺利、旅途平安;在处事上形容人的决心,如“破釜沉舟”;度量宽大的人,称他为“宰相肚里能撑船”;对于爱莫能助的事,就解嘲的说“船到桥头自然直”;而菩萨的慈悲,则称为“倒驾慈航”。
·如船
船也成了诗人抒发送别与乡愁之情的体裁,如:清人施闰章的“岁暮归舟一叶轻,歌残酒罢泪双倾”,苏轼的“无情汴水自东流,只载一船离恨向西洲”,张若虚的“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李清照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除此之外,荀子也将领导者与民众的关系,比喻为船与水,说明民众能将执政者推举拥戴而出,也能将其推翻淹没。
船,亦是人们的家,如荷兰阿姆斯特丹的船屋;又如曼谷,船不但是居家,其水上流动货摊,更形成了水上市场,让居住在陆地的我们称奇;现代也有人退休后,过着“浮家汎宅”的船生活,此外,船还可以供给人们竞赛娱乐之用。
我们也要如船,能护人渡过湍急的彼岸;如船能承载万物、给人依靠;如船让苦海中的人,有得救的希望。你愿意做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