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11月,毛泽东因一句“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遍查林逋和高士奇的诗集而不得,让田家英帮他找,田很快查出是高启《梅花九首》中的一首。毛主席手抄一遍,并在诗前写上“高启,字季迪,明朝最伟大的诗人”,在“伟大”下面,毛主席又画了一道横线,以示强调。
高启,元末明初人,早年失去双亲,二十不到,诗名已满苏州城,不仅凭才华娶了富有人家的女子,还赢得了对方家族子弟的尊敬和友谊。他经常在岳父家长住,诗文酬唱友朋包括妻子,他的盛名也让他在明朝开国后被征召去修《元史》。
和高启同期有一个叫魏观的苏州知府,他身边聚集了众多知名学者,文人和退休官员。朱元璋的特务统治自然马上关注到了这个群体,加上魏观把张士诚的宫殿旧址还原为府治,朱元璋于是很快便被说服这是反明的证据,立马下令逮捕魏观并将他处决。牟复礼在《高启:诗人的穷途》中写道:“无论皇帝是否真的相信这场阴谋,或者他只是借这个事件为契机,通过迅猛无情的反击手段来恐吓苏州地区和整个官僚机构,这都需要其他苏州人的脑袋和魏观的脑袋一起掉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