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这回中秋节是匆匆的——不过这一两年老饼家逐渐回归,大概后代总还是在的,想必练了手艺,借着旧有的名声,把一两样口味月饼做出来,有的是在网上试一下,有的索性在老店面售卖。如今物是人非,旧址开着旧招牌饼铺,难得的是月饼礼盒,保有一种老款式:大月亮,古称为广寒宫,月宫娘娘居当中,侍女候两旁,打着扇,嫦娥衣着华贵,朱色嫣红,端详着人间万物。旧情调,引起思古幽情——更久远一点的,用白纸包着月饼,饼筒贴着包装招牌纸,玫瑰红描线画就的嫦娥奔月图,云鬓高耸,袖带随风飘,是民间传说里走出来的,张派的字句是“……与人亲近”,再旧也是和自己人亲的。旧到一种豆沙馅,加了陈皮碎,甘香回味,而且只有一家有,买了吃,咳嗽微喘似得到缓解。挨近佳节,又去;女招待已经有了晚娘脸色,不耐烦:买两个以上,扣二十巴仙——买单个月饼,没放在眼里。
豆沙馅自是甜腻,卖的人家当然说不甜,眼下还有某种解释:如今人都不爱甜,我们的月饼甜到刚刚好。吃在嘴里,倒有一番滋味——没有红豆是不带甜味的。古老味道还要和猪油,甜润带顺滑,像失传已久的歌声,娇糯可喜。是年纪很妙龄的娇音,但容貌则是惊人的娇媚美艳。
有些人没有少女时代的,虽然久远的嫦娥可能不是很老,她就属于仕女图的模样,不是青涩含羞——据说当年李香兰曾要饰演嫦娥,上海孤岛张善昆曾经想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