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有所谓“识大体”和“顾小节”的问题,两者是有关联的。近日读黄永玉的《还有谁谁谁》,里面写到一些涉及“行为底线”的事,“大体”和“小节”在其中都暴露无遗。

文革期间,韩素音访问中国,江青亲自陪同她看样板戏。在礼堂入座,服务员送上热毛巾,江青用它擦过脸后,接着用它擦手臂,再撩开裙子擦小腿。服务员取走毛巾后,江青两手扯住裙边下摆来回扇风,一边抱怨,这剧场真热得死人。这第一夫人完全目中无人,行为底线任意“穿帮”,弄得坐在旁边的韩素音很尴尬。

书中还提到,黄老一辈子恭逢抄家四次:第一次是拳匪之乱(可能是义和团),家中损失了财物还死了人;第二次民国时期在南京,国民党抓共产党,他家也顺带连累被抄;第三次是八一三时的上海,日本人查抄他家;第四次是文化大革命,造反队抄家,老先生自述:“除了我老婆和孩子,什么都卷走了”。四次抄家比较下来,他得出结论:反而是“日本人弄得比较简单,是内行,只把好的都拿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