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都把生活上的需要,建立在有所求…”
星云大师说:分享新闻:北京一小区内,为方便居民们收取快递,设立了专门的存放点。没想到,此举引来了小偷,几个月下来,小区内发生多起快递被偷事件。为了追回大家的损失,物业报了警。民警通过调取监控,锁定了偷盗者,成功将他抓捕。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偷盗者竟是一位38岁的海归博士!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位博士的生活条件并不差,他在外企担任高管,年薪相当高。
他明明不缺钱,可是在看到那么多快递堆放在一起时,还是动了偷盗的念头。民警调查时,他说盗窃行为纯粹只是“好奇”,觉得刺激。负责该案的民警说:“感觉海归博士偷快递就像是在开盲盒”,他认为,男子能够偷得这么肆无忌惮,是因为此前盗窃了快递物件后,没有事主报案。
不管是一念之差,还是抱有侥幸心理,海归博士终究没能逃脱法律的制裁,毁掉了自己的大好前程。
·意识
人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有时候需要父母的教导、老师的训诫、社会大众的帮助、长官的提携、朋友的勉励;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要靠自己的自觉。大千世界,难免会有各种各样的诱惑,如果自己不能自觉,心中没有规矩,行为没有定一个方圆,那么,就容易控制不住自己,做事没良心,只顾自己的利益。有一些人,纵然学识渊博,但道德底线薄弱,这只要是由于他们的意识容易染着外境,造成各种不同的业因,感受各种不同的果报,也因此而有嗜好、兴趣、习惯上的不同,像那名海归博士,就是染上了偷窃的恶习。
·分寸
人之性,在于有所得,因此一般人都把生活上的需要建立在有所求之上。但是有所求,就会有所限;反之,无所求,才能无限无量。所以我们说要行佛,就是在日常生活中行慈悲,我们能行佛所行,就是在为自己累积功德资粮,为自己培养各种福德因缘。这就如同在田地里耕耘、播种一样,你播了种,还怕没有收成吗?当你透过行佛,力行佛的慈悲、智慧、平等、无我、忍耐、喜舍等行为后,你所培植的各种福德因缘具足时,所谓善缘好运,这时即使不求,也会自然而得。能作如此想,就不会贪念一起,就想到要去满足。
社会上有太多这样的例子,依邪不依正、依个人不依团体、依事不依理,这些都是不当的依止,也是不明智的行为;依止错误,不但无法引导我们走上正道,甚至可能误入歧途,如何选择正确的依止对象,过有底线的生活,做有分寸的事,才是好的修行。